扬帆拓展—企业与员工共鸣

2011-8-9 10:15:29 本站原创 佚名 【字体:

现在许多企业的“企业文化”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,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,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,企业前进中的阻力。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“文化”的特性,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的“人性”魅力与特有功效。它已经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。评价企业文化的成败是员工的做事风格和思考方式,先进的企业文化重在营造尊重人的工作环境,追求企业与员工价值共享。企业文化在周围环境的孕育下和个性空间的滋长中文火熬制出来的,是和风细雨而不是急风骤雨。比如蒙牛的共享文化——首先是共识,其次是共鸣,最后是共振。这就叫“三人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”。文化就是让大家认识上一致、行动上一致。

企业文化文本化后,尽管员工都耳熟能详,但如果员工根本不认同,也很难得到真正落实。员工不认同的原因,可能是企业提炼的文化内涵不符合员工利益,员工认为这是企业为自己安装的“紧箍咒”,因此具有排斥倾向。在企业文化内涵提炼过程中,企业应当尽量吸纳更多员工参与,并尽量用通俗形象的语言来表述。这种文本化的企业文化初步形成后,还要接受内部员工验收,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文化的主人。从操作层面看,要获得“员工认不认”的答案,可以引用企业外部调查而获得相对准确的答案。

一般来说,企业文化建设大致分为三个时期:导入期,主要工作是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,使得员工了解并认识企业文化;深化期,主要工作是在继续加强宣传贯彻的同时,在各个方面发力,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,使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变成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指导;提升期,主要工作是巩固前期成果,使企业文化理念植入员工自觉践行的价值观,并且在长时期内,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。

依从是指由于外在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反应。依从阶段的员工表面上遵从企业文化的要求,表现出与文化相一致的行为,内心却并不一定完全接受,其行为反应只是一种权宜之策。通常来说,在企业文化初建时期,也就是导入期,员工更多地处于依从阶段;或者对新员工来说,在他们深入了解并融入企业之前,更多地需要对他们的依从性进行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