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沟通决定成败—管理者如何进行系统的管理沟通》
沟通对于个体的人来说,是一门生存的学问,我们每人每天实际都在进行一种特殊的沟通—“发表演讲” —并籍此来推动自己目的的达成。当沟通和组织相联系,它就成了组织的生命线。尤其上升到管理的高度,可以说组织的成败取决于沟通。
可是,在现实的生活中,大部分公司或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,或者对组织的管理沟通缺乏有意识的规划,因此可能产生以下的视听混乱:
1.整个组织的愿景和企业价值观没有有效的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成员,从而无法对成员进行思想和文化的引导,从而无法将社会人改变成“自己企业的人”,导致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缺乏。
2.公司的战略,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对企业成员的沟通不够,基层不知道高层“想干什么”,“能干什么”和“如何干”,只是被动的接受任务和安排,感觉自己不过是工具而已,因此,往往缺乏成就感、荣誉感。
3.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沟通不够,导致管理层和执行层之间对具体的业务目的(特别是隐含的目的)理解不统一,对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步骤,评价标准理解不一,因而结果可能会偏离本意,或者达不到既定的要求。
4.对于具体需要广为沟通的事件(如失败且教训深刻的个案,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事迹),缺乏有意识的、有预见性的沟通规划,往往使这些事件的影响范围不能由点到面,不能由教育一个人到教育所有人的转变,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的价值未在企业内实现最大化。
5.未有意识的规划一般的沟通程序和特殊的沟通程序。在中国的企业内如果走一般的沟通程序(如一级对一级的沟通)往往信息失真或人为偏颇较大,高层如果不规定一般的沟通渠道和特殊沟通渠道,可能会出现压制言论和管理层掌握话语权和情况出现,久而久之,绝大部分基层人物会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6.对非正式的沟通缺乏有意识的关注和防范。绝大部分中国企业,尤其是裙带关系复杂的企业,由于整个企业的管理沟通系统几乎没有规划,因此往往小道消息在企业内盛行,有时甚至占据主流,整个企业视听不明,风气不佳,合力有限。
7、对非正式沟通的规范:
有目的非正式沟通,针对不便于正式沟通的条件可规划非正式沟通的渠道,如:
A、在团体活动中进行沟通(出游时,就餐时)
B、在非工作时间沟通(下班后的谈心、谈话)
C、委托外界力量开展的沟通(如调查和咨询机构进行)。
控制有危害的“小道消息”。
A、公司应委派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关注内部舆论动向。
B、对不利的“小道消息”要出面沟通澄清,并且要注意不能挑起对立激化矛盾。